中文字幕在线观看,亚洲а∨天堂久久精品9966,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你懂的,亚洲av成人片无码网站,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五月天

關于產品經理KPI的那些事

2019-04-03    來源:王濤濤的新浪博客

容器云強勢上線!快速搭建集群,上萬Linux鏡像隨意使用

互聯網產品經理能力的評判標準已經有很多人提出過,比如“素質模型”、“大我小我”等,都很有道理。優(yōu)秀,甚至偉大的產品經理就是應該包含很多不可量化評定的能力,這樣才能保證其產品擁有不可復制的靈魂。但是今天我想分析的是:一個及格的互聯網產品經理應該是什么樣子?不涉及優(yōu)秀,更不涉及偉大。

一、產品經理的及格線

以筆者的觀點,互聯網產品經理的及格線只有一個,就是完成KPI——這也是筆者老板總掛在嘴邊的一句話。

完成KPI說起來簡單,做起來絕對是每一個互聯網人心中那個“會呼吸的痛”。當然,如果你老板給你設定的KPI沒有成為你的痛,那這家互聯網公司基本上前途堪憂。

在我看來,能持續(xù)(注意:是持續(xù),誰都能偶爾完成一次KPI)完成KPI的產品經理至少應該具備3方面的能力:

1、能理解KPI的達成手段,并分解KPI為多個關鍵點;

2、能合理設定KPI;

3、在自己負責的產品中,結合用戶需求,通過改進產品或其他手段達成關鍵點。

我在過往的工作中,負責過SNS社區(qū)、游戲、開放平臺、游戲數據分析系統、婚戀交友等項目的產品及運營工作,本文會結合以上這些產品,從數據分析的角度帶有量化的談一談以上提到的這些能力。

二、理解KPI如何達成,并合理分解

作為產品經理,估計大部分人都接受過老板指定的KPI。這個目標一般來說是一個簡單可衡量的數字。例如:“日活躍達到50萬”、“日收入30萬元”。這個簡單的數字是老板的期望值,一般是基于公司特定情況倒推出來的一個數字(例如應付公司融資壓力)。如果不能把這個倒推出來的KPI數字拆解開,事實上,我們很難判斷此目標是否合理,因此也不具備起到對我們工作的指導性。

那么在這里,我們就看看如何簡單的把一個KPI分解成多個可操作的模塊。首先,我們定義一些關鍵字。這里以一個需要賬戶系統的產品為例進行簡單拆解:

廣告新增用戶成本:指通過廣告獲得一個注冊用戶所付出的成本。

每日新增用戶:不用解釋了吧;

新用戶存活率:指新注冊用戶達到一個設定條件的比例(總會有一些注冊后再也不使用我們產品的人,因此我們以一個既定條件來確認用戶已經激活。游戲中可以以一個等級來判斷,其他產品可以用注冊后一段時間的活躍度來計算);

有效用戶平均生命周期:一般來說用戶都不會永遠的使用一個產品,一旦超過一個閥值就不再登錄,基本上這個用戶就“死亡”了(復活比例一般很低),不同產品的平均生命周期差異很大,比如SNS游戲可能只有1-2個月,而SNS長達數年;

用戶登錄頻率:每天使用一次的產品與每10天使用一次的產品,同樣的有效用戶數,帶來的日活會相差十倍,因此我們有必要了解有效用戶在生命周期里,平均多久用一次我們的產品。對于KPI為日活躍的產品經理來說,一個用戶每天多次登陸對KPI并沒有意義;

訪問深度:用戶每次使用產品的時間長度或者訪問頁面數,對于關注流量的產品來說,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。

結合以上6組定義,我們來看一個例子(請不要糾結例子里的數字是否貼近事實,它們僅僅用以作說明)。假設老板給出的目標是:“在Q2日登錄用戶達到60萬”(不含當日注冊用戶),老板信誓旦旦的說:“依我看,通過自然增長就可以達到這個目標”。狡猾的你覺得這個說法似乎不太靠譜,于是通過討價還價向老板要到了“400萬市場費用”,而當前我們有“8萬日活躍”。那么直觀上看,我們的目標是在90天內,花完400萬,并使日活躍增加52萬。那么這個目標到底難還是不難呢?是否可以通過老板所說的自然增長達成呢?

此我們需要了解一下以上定義的數字,假設:無推廣情況下本產品每日新增注冊用戶4萬人,而推廣獲得的單用戶成本為10元,新用戶存活率是30%(以注冊一周內有2次登錄行為來判定為存活),活躍頻率為0.2(平均每5天登錄一次),用戶平均生命周期為90天。

首先我們分析下如果單靠自然增長,我們能達到的峰值以及90天后我們能達到的日活數。(在本文中,為了方便計算,我將使用一些近似計算,例如用戶平均生命周期為90天,其流失曲線應該是一個雙曲線,但是為了簡單計算,我們近似認為這是個直線,即用戶流失速度均等,也就是說在注冊第180天的時候,所有注冊用戶死亡)

日活躍峰值 = 日新增*存活率*活躍頻率*(2*平均生命周期)/2 = 40000*0.3*0.2*(2*90)/2 =216000

這個公式其實很好理解:每日新增用戶40000人,但是有效新增是12000人(會持續(xù)使用我們產品的用戶),再加上這些有效新增用戶每5天才會登錄一次,就等于說每天40000新增用戶對日活的貢獻只有2400人,而每日新增的有效用戶每天又要流失掉1/180,也就是說180天后,每日新增就等于每日流失。

至于為什么再除以2,是考慮到新增用戶在一段時間內也有一定流失,例如還以生命周期為90天的產品為例,在第0日注冊的n個用戶,在第90日的時候流失的數量為n*(90/180);第1日注冊的用戶,在第90日流失的數量為n*(89/180)…;第89日注冊的用戶,在第90日流失的數量為n*(1/180),則流失用戶數量為n*(1/180+90/180)*90/2=n*91/4,也就是說新增用戶將有1/4流失掉,類推,在達到180天這個穩(wěn)定值的時候,事實上有1/2新增流失(還不明白的自己研究一下)。

因此我們可以看出,如果單靠自然增長的話,基本上21萬日活就到頭啦,老板給了你一個比較難搞的任務,而且這個21萬還是180天才能達到的數字。

那么我們來分析一下90天之后,單靠自然增長所能達到的日活躍:

首先我們分析下新增用戶流失情況,上一段中已經計算,在第90天的時候,新增用戶將有1/4流失掉,而老用戶(8萬日活)將剩下36000左右(為什么是36000,見下一段的2),則90天后能達到的活躍是40000*0.3*0.2*90*3/4+36000=198000,就是說,自然增長的話,Q2結束的時候,你只能有20萬活躍用戶。

這里說一下上面的幾個數字的算法,至于為啥都不講了,大家可以自己想一下。

1、任給一個小于日活峰值的日活,計算達到它所需時間:日新增*存活率*活躍頻率(1+(2*平均生命周期-x)/2*平均生命周期)*x=已知日活*2,解出x,就是所需時間;

2、計算一個日活在一定時間內(x天)的衰減:準確的公式自己研究吧,要是比較懶直接按照1.2*(x/(2*平均生命周期))來計算衰減,誤差不太大。

總之,搞不明白怎么算的人也不用太在意,記得日活躍峰值=日新增*存活率*活躍頻率*(2*平均生命周期)/2就行了,如果是估算,不用那么詳細。

既然知道了自然增長根本完不成目標,那么我們就要對產品進行改進,以提高一些關鍵數字,同時要好好利用我們的推廣經費,F在我們也來倒推一下,為了達成60萬日活躍的目標,我們應該把這幾個關鍵數字改進為多少?假設通過改進,我們產品的存活率變成了0.4,登陸頻率變成0.4,用戶平均生命周期變成了120天,我們再來看一下4萬日新增的情況下,我們的日活峰值及Q末的數字:

日活峰值=40000*0.4*0.4*240/2=768000

Q末活躍=40000*0.4*0.4*90*39/48+40000=508000

有些計算就省略了。

結論就是,如果通過改進產品來極大地提高存活、使用頻率及生命周期,多給你一點時間,你一定能達到60萬的目標,但是本Q末的時候,你只能搞到51萬日活左右。不過別著急,我們還有400萬推廣經費,我們可以拿出來提高注冊量。

當然,你沒可能一天把400萬都花出去,變成40萬用戶。我們假設你的渠道每天最多可以給你帶來4萬新增(很給力的渠道,有的話一定要介紹給我),你的400萬足夠應付10天,顯然,你應該在Q2的最后兩周,使用這些渠道(用的早的話,到季度末核算的時候就用戶就流失掉了)。那我們來分析一下,這些渠道足夠給你補充多少日活躍(筆者此處就不計算十天的用戶流失了,因此前面的渠道每日新增上限假設就沒意義了):

400000*0.4*0.4=64000

OK,加上渠道帶來的日活用戶,最終你能在Q末達成57萬的日活躍。首先,這個數字雖然還沒達到60萬日活目標,但是老板基本上能赦你無罪,其次,你其實還可以考慮一下優(yōu)化每個廣告注冊用戶的獲得成本。

收入型產品的考量,還需要增加ARPU等指標;

流量型產品的考量,需要增加訪問深度指標。

關于3、5、7日留存率等一些常見指標,其實是換角度考量(存活率、存活時間),可以依PM的習慣綜合使用。

三、如何設定一個合理的KPI

聊完了KPI的分解,下面我們分析下如何設定一個合理的KPI。

可能有PM會說,我不用了解KPI如何設定,因為那是老板的事情。這種觀點我很不贊同,因為:1、如果老板設定的KPI不合理,你應該能幫助老板分析,為什么不合理,是資源受限,是偏離目標,抑或其他?總之為了自己也為了公司,應該協助老板制定出一個能在有限資源內最大限度滿足核心訴求的KPI指標;2、不想帶團隊的PM不是好PM,能給下屬分配合理的KPI是當老板的一個能力;3、設定KPI的過程中,能幫助PM梳理思路,更好的理解產品及用戶訴求,并找到合適的執(zhí)行路徑。

我工作后接受的第一個KPI是“30天后做到日活躍2萬人”,而當時的情況是,沒有推廣費用、1.0版本界面差、性能不穩(wěn)、產品目標未定、日活50-200人,F在回過頭再看,這個KPI純屬拍腦袋,或者是忽悠我這個剛畢業(yè)的學生仔,因此后來必須沒完成,不過當時的老板也沒有怪罪。

為了避免我們的KPI變成一個從老板到員工都不相信的虛幻數字,首先我們應該依照可以控制的資源投入設定中期產品目標,最好有可參考的對手。比如說我在上文中提到的存活率0.4,登陸頻率0.4,這并不是拍腦袋決定的,而是在同類型產品中,我們選取一個較優(yōu)秀的數值作為目標。

假設你做SNS,想辦法去了解一下Facebook、Qzone、人人的用戶存活和使用頻率,假設他們的存活率分別是0.85、0.76、0.62,而你當前的產品存活率只有0.3,那就代表你的產品有很大進步空間,至少做到0.7應該是沒有問題的。同理,如果你做的是生活分類,那就研究一下趕集網、58的用戶情況,你不可能讓一個用戶天天來租房子,但是至少應該能達到同類產品中較為先進的水平。

當你對這些數據成竹在胸的時候,不管是跟上司還是跟下屬討論KPI,都有了可以依靠的基石。還以上面的那個目標為例,假設0.4、0.4、120已經是業(yè)內一流水準,你就應該要求老板適當調低預期或者追加預算。當然,我也不認為PM就應該把老板的預期壓得很低,作為一個有職業(yè)道德的人,拿了老板的薪水,就應該全力做出成績,挑戰(zhàn)不合理的目標且大獲全勝,方顯我們優(yōu)秀PM的核心價值。

四、如何結合產品改進關鍵指標

最后我們略微談一談,如何把自己產品0.2的活躍頻率變成0.4。做PM的,一定會在職業(yè)生涯內接觸到多種類型的產品,那么如何超越具體的產品形態(tài),掌握好不同產品的設計方法呢?我認為雖然產品形態(tài)各不相同,但是只要有良好的邏輯分析能力并且深入研究用戶行為,我們總是能找出改進的關鍵點。

比如,我在接手一個新的產品項目的時候,首先我會結合目標研究產品定位,產品定位是其成功與否的核心關鍵,例如我們到底要做交友還是婚戀,首先就決定了我們最終能達到的高度。婚戀不比交友高尚,但是如果我們以長期穩(wěn)定的流量為目標,那看起來婚戀能更好地幫助我們達成目標。

其次,我個人在做產品的時候,比較重視研究“用戶的使用路徑”。在核心路徑上,抓最容易改進的點切入,一個個做到想要的效果。例如“趕集婚戀”,通過改進Landing頁,提升注冊轉化率(例如使用美女帥哥or真實照片;注冊分步or一步;注冊選項豐富or簡單),通過推薦和排序算法,優(yōu)化用戶活躍(能把合適的人推給合適的人,是刺激用戶發(fā)現并持續(xù)使用的一個關鍵點)等做法,很大的提升了注冊轉化率(就是我剛才說的優(yōu)化注冊成本的一個關鍵點)、用戶登錄頻率等。

本文中的一些計算主要基于去年我在設計“第三方數據分析系統”時候的思考。期待與各位的討論!

作者:王濤濤

文章來源:王濤濤的新浪博客

標簽: 產品經理 互聯網產品經理 KPI 

版權申明:本站文章部分自網絡,如有侵權,請聯系:west999com@outlook.com
特別注意:本站所有轉載文章言論不代表本站觀點!
本站所提供的圖片等素材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需使用,請與原作者聯系。

上一篇:iOS Wow體驗 - 第四章 - 為應用的上下文環(huán)境而設計

下一篇:敏捷體驗設計的5個設計工作坊模版